微生物菌剂资料下载
 
 
德国STRABAG 干式厌氧处理工艺
 
破碎制浆机 压榨制浆机 干式厌氧反应罐 餐厨垃圾分选压
榨制浆设备
 
分拣压榨制浆技术工艺


分拣压榨制浆技术工艺

1、能处理带包装和不带包装的食品垃圾
2、处理量10-15M3/Hrs
3、二级压榨增加了无机出料的干固含量
4、分选出来的杂质含水量<40%
5、有机质损失率<3%,浆料颗粒<5mm
6、采用节能技术:15M3/Hrs>30KWh
 

干式厌氧发酵技术

在中国,主要的垃圾处理还是以传统的粗放式的焚烧和掩埋为主的处理方式,由于垃圾分类不细致甚至不分类,这种混合垃圾含水量很高,传统处理方式会产生比较多的副作用,混合湿垃圾及垃圾渗滤液对大气和水资源造成二次污染。隧道窑干式厌氧发酵技术有望成为打破“垃圾围城”瓶颈的新突破口。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发酵基质,在处理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绿色垃圾,生物垃圾,城市固废碎片,能源作物,粪肥,杂草,秸秆,污泥的各种垃圾废水领域都可以广泛使用,这种技术,以其节能减排,最大的限度的回收利用资源的优势,广泛的应用于垃圾处理的各个领域。

干式发酵是指以固体有机废物(其总固体浓度TS达到20%~30%为原料,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流动水的条件下进行的沼气发酵的一种工艺,是一种新生的废物循环利用的方法。与湿式厌氧发酵技术相比,干式发酵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1)提高了容积产气率。干发酵TS通常在15%以上,含水量较少,使得有机质浓度也较高,从而提高了容积产气率。(2)节约用水。(3)后处理容易。几乎没有废水的排放,且发酵后的剩余物中只有沼渣,可直接作为有机肥利用;产生的沼气中含硫量低,无需脱硫,可以直接利用。(4)运行费用低,过程稳定。干发酵工艺不会存在如湿法发酵中出现的浮渣、沉淀等问题。干式厌氧发酵受到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使其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林残余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干式厌氧发酵技术

干式厌氧发酵技术的工艺特点
1、灵活的发酵基质选择配比能够使干物质含量达到50%以上,反应罐中的水可以节约90%,单罐具有更高的产气量,终端产物具有高卫生品质,能实现高的有机质降解率和连续化操作。
2、预制集装箱式的反应罐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以节约投资成本,并可依据客户的现在和潜在需求进行简单扩容。
3、通过单独的混料系统能够有效避免浮渣和沉积物的代入,特有的多重搅拌系统系统能够最少量的夹带沉积物。
4、在料门和夹壁中安装有统一的换热器元件能够保持整个系统温度的均一性。
5、所有结构都在地面上,24小时运行、全自动化、远程控制。
6、采用独特的耐磨损真空排水系统。

 

湿式厌氧发酵技术

湿式厌氧发酵技术是指有机垃圾的处理工艺。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多种堆肥新工艺,特别是将厌氧消化技术应用在垃圾堆肥上,开发出了如以芬兰的EcoTec公司为代表的湿式连续单级厌氧消化工艺、以德国的TEB公司为代表的湿式连续多级厌氧消化工艺、以比利时的OWS2Dranco公司为代表的干式连续单级厌氧消化工艺。国内如上海宝山建设的有机垃圾处理厂就采用了湿式动态厌氧发酵工艺。 厌氧发酵工艺:厌氧发酵处理工艺的分类方法诸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厌氧发酵方法被分成不同的发酵工艺。根据发酵阶段所处的反应器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相发酵工艺和单相发酵工艺。按照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不同(如固含率、发酵温度)等可分为三类:按固含率分湿式、干式工艺;按运行温度可以分为高温发酵、中温发酵和常温发酵三类。 按进料方式可分为间歇式、连续式。

厌氧发酵技术在国外应用广泛,在处理含水率高、有机质丰富、来源广泛的畜禽粪便,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厨余泔脚等有机垃圾上它更为有效。该法具有成本低、占地小、处理负荷高等优点,不但可提供沼气作清洁能源,沼液和沼渣作肥料和饲料,还能彻底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和有机垃圾引起的环境污染。

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是指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成分的废弃物。主要是纸、塑料、纤维、竹木、厨房菜渣等。城市生活垃圾中50%以上为有机垃圾,且逐年增长,其中废纸和废塑料类增长最快。对于有机垃圾可采用回收再生利用、焚烧、堆肥和卫生填埋等方法进行处理、处置(纸类回收利用率可达60%以上),但上述方法对于约占有机垃圾中5-10%废塑料(塑料垃圾)来说尚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它的处理与回收利用已成为当今的国际性课题。

传统的小型沼气发酵系统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施工方便、管理技术要求不高等特点而得到大量普及。但处理负荷小、沼气产生量少且质量不稳定、发酵周期长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为了适应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处理各类有机垃圾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大型工业化沼气发酵工艺,如干式连续发酵、干式批量消化、湿式连续单级厌氧发酵、湿式连续多级消化等。

其特点是:
  1)能大量消纳有机垃圾;
  2)发酵周期比较短;
  3)产生的沼气量大、质优、用途广泛,堆肥产品肥效高、市场潜力大;
  4)可实现沼气发酵的系统化、自动化管理;
  5)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好氧发酵工艺

一.工艺原理
好氧发酵是好氧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通过氧化、还原与合成,把一部分有机质氧化成无机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一部分有机质转化成微生物合成新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
好氧发酵工艺

二.工艺特点
好氧发酵的主要特点在于省地,省投资,省动力消耗,不产生废水和烟气,无异味,无需高压和锅炉,杜绝了安全隐患,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处理效果好。
产出物:生物肥(发酵肥)约0.9元/kg 生物蛋白:约5~9元/kg

三.工艺过程控制
1.水分:发酵过程中水分的主要作用:(1)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2)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一般认为含水率50~60%为最佳条件。当含水率低于40%时,微生物在水中提取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有机物分解缓慢;当水分低于15%时,微生物活动几乎停止;当含水率高于65%时,水就会充满物料颗粒间的间隙,堵塞空气通道,发酵由好氧状态向厌氧转化,结果形成发臭的H2S等中间产物,影响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2.温度:温度可影响微生物生长、反应速率和水分脱除。高温分解较中温分解速度要快,且高温可将虫卵、病原菌、寄生虫等迅速彻底杀灭。一般认为高温菌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高 于中温菌,高温菌的理想温度为50~60 ℃。
3.pH值:由于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细菌和放线菌生长最适宜,所以发酵过程中的pH应控制在6-8.一般情况下好氧发酵中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其pH能自动调节。在好氧发酵初期,由于酸性细菌的作用,物料产生有机酸,pH值可下降到5.0左右,此时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繁殖。随着pH逐渐上升,最高可达到8.0左右。
4.氧气:在好氧发酵过程中氧的供应是限制发酵速率的主要因素。如果氧气供应不充分或传递不均匀,一则会造成局部厌氧发酵,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臭味的主要原因,二则会延长发酵时间。相反,如果供氧量过多(如鼓风量过大或搅拌太多)就会使发酵的温度偏低,而使有机物转化为类腐殖质的过程不够充分。一般而言,氧气浓度不低于10%。
5. 泡沫: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内部会产生泡沫(如CO2),影响通气搅拌的正常进行,使部分菌体粘附在罐盖或罐壁上而失去作用。可添加化学消泡剂:(1)天然油脂;(2)高碳醇、脂肪酸和酯类;(3)聚醚类;(4)硅酮类。

好氧堆肥工艺

(1)工艺原理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细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忙殖,产生出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在有机物生化降解的同时,伴有热量产生,因堆肥工艺中该热能不会全部散发到环境中,就必然造成堆肥物料的温度升高,这样就会使一些不耐高温的微生物死亡,耐高温的细菌快速繁殖。生态动力学表明,好氧分解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菌体硕大、性能活泼的嗜热细菌群。该菌群在大量氧分子存在下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据此好氧堆肥过程应伴随着两次升温,将其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高温阶段和熟化阶段。
起始阶段:不耐高温的细菌分解有机物中易降解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同时放出热量使温度上升,温度可达15~40℃。 高温阶段:耐高温细菌迅速繁殖,在有氧条件下,大部分较难降解的蛋白质、纤维等继续被氧化分解,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使温度上升至60~70℃。当有机物基本降解完,嗜热菌因缺乏养料而停止生长,产热随之停止。堆肥的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稳定在40℃,堆肥基本达到稳定,形成腐植质。
熟化阶段:冷却后的堆肥,一些新的微生物借助残余有机物(包括死后的细菌残体)而生长,将堆肥过程最终完成。

(2)好氧堆肥的控制参数
机械化好氧堆肥过程的关键,就是如何选择和控制堆肥条件,促使微生物降解的过程能快速顺利进行,一般来说好氧堆肥要求控制的参数有:供氧量对于好氧堆肥而言,氧气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供氧不足会造成大量微生物死亡,使分解速度减慢;但供冷空气量过大又会使温度降低,尤其不利于耐高温菌的氧化分解过程,因此供氧量要适当,一般为0.1~0.2m3/m3.min,供氧方式是靠强制通风,因此保持物料间一定的空隙率很重要,物料颗粒太大使空隙率减小,颗粒太小其结构强度小,一旦受压会发生倾塌压缩而导致实际空隙减小。因此颗粒大小要适当,可视物料组成性质而定。 含水率在堆肥工艺中,堆肥原料的含水率对发酵过程影响很大,水的作用一是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二是可以调节堆肥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可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水分太低妨碍微生物的繁殖,使分解速度缓慢,甚至导致分解反应停止。水分过高则会导致原料内部空隙被水充满,使空气量减少,造成向有机物供氧不足,形成厌氧状态。同时因过多的水分发,而带走大部分热量,使堆肥过程达不到要求的高温阶段,抑制了高温菌的降解活性,最终影响堆肥的效果。实践证明堆肥原料的水分在50~50%为宜。 碳氮比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随碳氮比变化,微生物自身的碳氮比约为4~30,因此用作其营养的有机物的碳氮比最好也在该范围内,当碳氮比在10~25时,有机物被生物分解速度最大。如果碳氮比过高,堆肥成品的比值也过高,即出现“氮饥饿”状态,施于土壤后,会夺取土壤中的氮,而影响作物生长。堆肥过程适宜的碳氮比应为20~30。 碳磷比 磷对微生物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有丰富的磷,可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堆肥原料适宜的碳磷比为75~150。 PH值PH值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在堆肥初期,由于酸性细菌的作用,PH值降到5.5~6.0,使堆肥物料呈酸性,而后由于以酸性物为养料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会使PH值上升,堆肥过程结束后物料的PH值上升到8.5~9.0。 返回熟料的供给量进行调整由于水分调整料增减的调整,堆肥的成分会参差不齐,因此通过增减返回熟料的供给量进行调整,可使堆肥成分稳定化。

(3)产品堆肥
使用粉碎的稻草能产生完成发酵、熟化的堆肥,由返回料进行水分调整,因此能产生成分稳定的堆肥,由于加压混轧,杂草的种子和病原菌被灭活,因此能产生安全的堆肥,氮、磷、钾的添加,可使产品根据耕种农业的要求生产出附加价值更高的堆肥。

 

  友情链接: 中国固废网  厨余垃圾处理在线网络数据  中国环卫网  中国沼气网  STRABAG 
版权所有@ 2010 上海闻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2045922号-1
公司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525号金领谷2号楼321A  电话:021-64543358 64543359   手机:13916396574  传真:021-64543359  邮件:wsywork@163.com
上海网站优化公司